港媒:四张图看中国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如何一马
凤凰财经讯 南华早报引述彭博消息,在告别雾霾和“血汗工厂”的过程中,中国正在日益依赖影院、券商、餐馆和商店来提升经济产出。
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我们可以窥见全国290个大城市实现转型的方式和成效。
为了突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效果,我们在此剔除了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这四个特大城市——由于其规模和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而能享受到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资源,这四个直辖市的许多指标都处于领先地位。
服务业如今在全国经济产出中所占比重几乎达到一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2014年跃增18.9%。中国人的电影和演出开支不断成长,影迷们对《煎饼侠》和《捉妖记》等国产影片的追捧,推动7月份票房收入达到了近9亿美元。
中国城市把每片土地都用来建设钢厂和鞋厂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部分地区的居民已经开始能够享受到街边绿地和中心公园。
这个国家正在日渐走向老龄化——到2050年,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责赡养的65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9个。许多地区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去年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成长27.6%。
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创新精神,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教育是关键。一项指标表明,有些城市已经走在了前面: